安阳县(示范区):
春耕春播正当时 不误农时不负春
记者 郝亚伟
通讯员 张桢睿 李志刚 乔光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段时间,安阳县(示范区)田间地头,辛勤的农民投入春耕备耕工作,为全年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多个乡镇、相关部门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手把手“传经送宝”,指导群众做好春季田间管理。
2月14日,记者在崔家桥镇牛庄村的麦田里看到,闫春福夫妇正忙着浇水。清澈的井水沿着水龙带喷涌而出,汩汩地流进麦田里。放眼望去,“喝饱”了返青水的麦苗,绿油油的充满生机。
“这是立春后第一次浇水。天气变暖和了,再加上去年冬天雨雪少,我和老伴儿合计着早点浇返青水,昨天还提前给麦苗施了肥。今天上午10点左右开始浇水,3亩多地,下午5点之前就能浇完。”60多岁的闫春福说。“现在国家重视农业,灌溉机井就在田地附近,出水口就在地头,浇地很方便,我一个人就完全可以,可老伴儿放心不下,看见井水流进田地心里才踏实。”闫春福看向老伴儿笑着说。
今年,崔家桥镇早谋划、早动手,为浇好返青“第一水”做准备,争取上级资金,铺设地埋管道、安装出水阀门;组织各井长检查灌溉水井能否正常使用;督促供电部门检查维修灌溉水井线路;动员村民趁农闲对田间地垄进行修整,确保麦苗喝足返青水。
“政府建设了高标准农田,真是太方便了,刷卡通电就能浇水。我家的13亩小麦,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浇了一遍返青水。”2月22日,在高庄镇伯台村村头,村民赵桃荣提起早春麦田管理就打开了话匣子,“未建高标准农田之前,浇一次地最少需要两个人。机井线路、道路配套后,浇灌小麦很轻松,省时、省力、省钱。”
近年,安阳县(示范区)累计投资6.52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约52万亩,其中高庄镇接连建成了1.6万亩和3.4万亩高标准农田,实现了井、线、路、渠全配套,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提供了保障,也为农民浇灌农作物带来了便利,受到农民欢迎。
这段时间,高庄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农艺师专门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传经送宝”。正在地里巡回指导的高庄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朱志艳说:“我们全方位提供技术支持,联合相关部门加大查处伪劣农资力度,保证农民用上放心农资。目前,全镇小麦长势良好,5万亩小麦追施了化肥、4.2万亩小麦已浇灌返青水。如果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今年小麦将丰产丰收。”
白璧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人员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普查,根据当前小麦苗情长势、土壤墒情、病虫草情和气候特点,提出麦田春管应以“稳壮、促弱、控旺,防旱、防倒、防病虫草害”等为重点。农技人员依据天气变化和小麦生产需求,持续完善麦田管理技术方案,制订有针对性的麦田管理技术方案和防治措施,及时将技术要点传授给群众,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防治和科学管理,做到及时监测、准确反馈、迅速防治、有效控制。
加快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工作进度对于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机安全生产、推动农机节能减排、推进机收减损、保障粮食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近日,县农机中心工作人员电话回访了去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资金受益人永和镇伍庄村村民杨末有。
“去年4月,我报废了1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回收公司以6000元的价格回收了旧农机,我还享受了2万元国家报废补贴资金,实际收益2.6万元。”杨末有激动地说,“把淘汰的农机当废铁卖,根本卖不了多少钱,还是国家的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让农民更受益啊!”据统计,近年,安阳县(示范区)共报废旧农机71台,其中联合收割机69台、拖拉机2台,受益农户51户,给付报废补贴资金129.2万元。
与此同时,县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抓牢抓实春耕备耕“后勤”服务,加强生产调度,及时掌握春耕春播进度,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同时,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农民春耕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不误农时保春耕,稳定群众“粮袋子”,为今年农业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