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见闻·基层行
李家湾村研学基地一期工程施工现场
颗颗明珠映照“多彩韩庄”
记者 王涛 文/图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2月26日,记者走进汤阴县韩庄镇,但见汤河、羑河碧波荡漾,一大批美丽宜居乡村像颗颗明珠环绕其间。“多彩韩庄”为乡村振兴画上了最美底色。
小河村:
野菊花成为新的增长点
初春时节,走进韩庄镇小河村百亩钢构玻璃日光温室大棚,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耕耘,为备播中药材育苗做充分准备。
去年,韩庄镇与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建成了汤阴县中药材种植加工示范基地。该镇租赁小河村集体钢构玻璃日光温室大棚,建成了百亩中药材育苗基地,辐射带动小河、西冢上、南张贾等村庄,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利用国储林、经济林发展林下野菊花种植2000余亩,由公司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并签订回收协议,扣除育苗、种植、管理、加工、运输等成本后,利润全部返还村集体,亩均可实现收益2000余元。
“我们把产业兴旺作为村庄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华润三九密切合作,利用村里原有的百亩钢构玻璃日光温室大棚,建成中药材野菊花育苗基地,使村集体经济收益增加26万元,并且带动了周边很多群众就近就业、致富增收。”小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勇峰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同华润三九密切合作,在打造野菊花中药材‘金字招牌’和特色名片的同时,筹备操作好小河竹林驿站药膳民宿、康养理疗项目,进一步挖掘小河竹林的潜在观光价值,努力把我们小河村打造成与央企合作的典范。”
部落村:
下好产业发展“先手棋”
部落村是全国文明村,很早就驶上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的快车道。该村以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为契机,依托“一河两岸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整合村集体资产、资源,大力发展以党性教育培训、餐饮住宿、高档民宿、传统作坊、农耕体验为主导的文化旅游产业,先后引进三色石文化传媒、虹棉内衣服装加工、振兴钢构3家企业,成立和顺果蔬、泰和种植等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部落半岛文化传媒、勤政商贸、河畔半岛酒店3家集体经济公司,购置农业机械、观光车、中巴车、商务车,建成作坊一条街、高档民宿项目,安排200余人就业。该村投资1500万元建成的集党性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岳飞精忠报国培训基地,目前已培训400余期、5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800余万元。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78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万元。
李家湾村:
三产融合促发展
李家湾村是韩庄镇的一类乡村振兴典型标兵村,近年村内卫生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乡村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优美宜居、整洁靓丽的村容村貌更成了汤阴县“一河两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洁净的街道、富有文化气息的墙体画不仅成为村民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还成了网红打卡地。村内道路平整、墙体美化、路灯明亮,三季有花、四季有果,集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耕文化俨然一幅山水田园画,吸引了大批城区游客前来观赏和游玩。
李家湾村积极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流转土地1000余亩,创建了集果蔬生产、休闲采摘、农耕体验、科普展示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三禾农庄。该园区总投资5800万元,种植有苹果、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樱桃等,吸引周边市民前来游玩和采摘。2018年以来,李家湾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递增,实现了从负债10万元到收益30万元的转变。村“两委”班子由弱变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有农业公司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由贫穷落后的村庄变为市、县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村。
2021年,韩庄镇与郑州、安阳等地的客商经过多轮考察和磋商,最后与河南瀚培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建立李家湾村研学基地。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计划分三期进行建设。目前投资4130万元的一期工程主体楼已经建成,进入装修阶段。该项目建成后日接待能力将达到1200人次,将为李家湾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增收致富插上腾飞的翅膀。
南张贾村:
打造果蔬飘香“花果山”
步入南张贾村,果树成行、瓜果飘香。村民院落布局整齐,家家户户门前绿树成荫,道路街巷宽阔笔直。放眼望去,村东头的山体景观绿荫苍翠,村西头的百亩荷花苑碧叶花开,村南头的果园硕果累累,村北头的沿河景观公园游船点点,处处呈现出平安和谐的文明幸福之美。该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先后改造了电路,安装了路灯,开挖了污水管网,整修了学校,对村庄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建成了标准化卫生室1所、健身广场3处、公厕1座、污水处理系统1处,铺设了污水管网8000余米,清除了陈年垃圾,美化了民宅村貌。南张贾村一跃成为市、县“明星村”。
村庄美了,环境靓了,南张贾村又将全村2000余亩岗丘地悉数流转,建成了以现代高新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起点,集果蔬种植、冷藏、销售及技术研究、示范、推广为一体的滨河农庄,在荒坡沟壑上种植葡萄、樱桃、甜梨、苹果、冬枣、核桃等2万余株,每年生产水果2000余吨,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该农庄吸纳周边村民参与种植管理,积极提供务工岗位,使1000余位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等途径实现了增收致富,人均年增收2.5万元以上。昔日的西部“荒草岗”,如今变成了果蔬飘香的“花果山”。
“这两年我们村变化真不小。村里大力整治人居环境,拆除残垣断壁,修建广场游园,水泥路上铺柏油,通到群众家门口。我们村还大力发展特色果蔬产业,咱老百姓不仅年年能领土地流转费,还能去滨河农庄务工,家家户户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南张贾村村民秦拥军说。
绿水青山、鸟语花香,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韩庄镇“一河两岸”乡村振兴示范带恰似豫北“小江南”。部落、小河、李家湾、南张贾等昔日的“穷乡僻壤”一跃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三禾农庄、滨河农庄也被评为“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
“经过不懈努力,我们镇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龙头带动、集体合作、群众参与’的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条,推动了三产融合,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2022年,全镇33个村集体经济全部实现‘超10万元’的目标,其中20万元以上的村12个,50万元以上的村6个,100万元的村2个,基本实现了村集体资产增值、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收的‘三增’目标。”韩庄镇党委书记蒋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接下来,韩庄镇将紧扣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发挥产业优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农业产业示范,继续以特色种植为着力点,以点带面,盘活土地资源,不断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奋力擘画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多彩韩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