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冶酥烧饼华丽变身记
来源: 安阳日报
编辑:张晓萌
时间: 2023-03-02 09:41:32

加载失败

书云酥烧饼新鲜出炉

进了大超市 上了宴席桌 装进礼品盒

——水冶酥烧饼华丽变身记

记者 梁亚杰 文/图

在殷都区,水冶酥烧饼可谓大名鼎鼎,外地客人来到水冶镇,“带盒酥烧饼”常常成为他们共同的选择。2月27日,走在水冶镇红塔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家酥烧饼店,王和、王记、张记……随便问起路旁一位大妈:“水冶酥烧饼味道咋样?哪家的好吃?”大妈颇有些自豪地说:“俺这儿的酥烧饼都进了大超市、上了宴席桌、装进了礼品盒,那能不好?每一家的都好吃!”

加载失败

加载失败

水冶酥烧饼造型小巧、味美可口,外焦内酥是其最大的口感特点。这种传统的面食小吃究竟起源于何时虽未考证清楚,但根据现有资料来看,在清末时期便已十分流行,此后又经过数代从业者的继承与改进,逐渐形成现在的制作工艺。制作者从面盆中取一块面团,用擀面杖擀平摊开,抹上油酥,再次揉搓均匀,之后用手抓取一块块面疙瘩揉成团、压平,酥烧饼的造型就显现出来,放进炉火中进行烘焙,不一会儿,香味儿就漫溢出来。出炉的酥烧饼色泽焦黄发红,饼上点缀些许芝麻,拿起一个刚要入口,斑斑点点的饼酥碎屑便剥落下来,咬一口到嘴里,咀嚼间酥香扑鼻,真是色香味的享受。

加载失败

走进书云酥烧饼店,无论是制作酥烧饼的原料加工间还是摆放酥烧饼礼盒的柜台,都打扫得干净整洁,工人正按照各自分工忙碌着。在展示间的柜台上,摆满了“书云酥烧饼”获得的“河南省老字号”“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市优秀旅游产品”等荣誉证书。正是下午时分,不时有顾客赶来,店老板张书云把几个酥烧饼排好,麻利地拿起一张包装纸卷起来,之后系绳、装袋,递到顾客手中,一盘酥烧饼顷刻间便卖光了。

加载失败

调制好的油酥

加载失败

从1992年接婆婆的班算起到现在,张书云从事酥烧饼的制作、销售已超过30年。30年间,她经过反复尝试,开发形成了驴油、咸香、红糖、豆沙和板栗5种口味的酥烧饼产品。“我家的酥烧饼在制作上坚持用传统手艺,以老面、碱面发酵,所以味道比较好,有很多回头客。”张书云说。在张书云介绍的间隙,杜先生走进了店里。杜先生说:“我是这家店的老顾客了。我老家是龙安区马投涧镇的,这次买点回去带给老娘尝尝,她爱吃这个!”

加载失败

在张书云和家人的经营下,“书云酥烧饼”不仅形成了固定的顾客群体,还趁着网络的东风走向了全国各地。“我们店现在有7名工人,平均每天制作1000多个酥烧饼,不仅零售,还供应酒店、超市。现在,我们开了自己的淘宝店,由我儿子打理,酥烧饼得以销往全国各地。”张书云说,有位顾客买过她家的酥烧饼后一直念念不忘,于是添加了她的微信。“这位顾客出差去了日本,在网上下了单买我们的酥烧饼。我儿子把酥烧饼寄过去,他收到后一直夸赞说好吃。你瞧,我们的产品走出国门了!”张书云说。

张书云的经营史折射出水冶酥烧饼在制作、销售上的变迁。如今,在水冶镇各主要街区,酥烧饼店星罗棋布。在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水冶酥烧饼已摆脱了过去的散装、零售模式,各家店铺都根据自身经营特点推出了不同的口味和包装礼盒。经过专业化包装的产品更加符合市场定位和规范,品牌化效应逐渐显现出来。水冶镇相关负责人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酥烧饼已成为水冶镇较为有名的特产之一,它作为甜点、辅食出现在人们的饭桌上,成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一些外地客人来水冶镇旅游观光考察,也会把它带回家中,让亲友品尝。不少人依托专业化的经营扩大了销路、增加了经济效益。一个小小的酥烧饼,在提升水冶知名度、带动旅游、繁荣经济上发挥了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