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旗渠永葆青春|红旗渠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见闻
来源: 安阳日报
编辑:张丹
时间: 2023-03-06 09:56:36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加载失败

工人在衬砌渠底

让红旗渠永葆青春

——红旗渠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见闻

记者 刘剑昆 文/图

3月初,红旗渠畔,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林州市姚村镇西部,森林掩映中的红旗渠一干渠里碧波荡漾的流水停了。但是,渠里渠外,人和机械动起来了。施工是分段进行的,规模虽不算大,呈现的却是战天斗地的生动场面,红旗渠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正在紧张实施。

趄石板村西,一台罐车停在红旗渠一干渠旁,正向渠内倾倒水泥浆。数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则在渠底忙碌着,把水泥浆摊平,衬砌渠底。

工人王云华告诉记者:“红旗渠运行时间长了,有些渠段出现老化现象。衬砌渠底是为了防止红旗渠渗漏和塌方。”

记者驱车沿着红旗渠一干渠向北行进1公里,只见工人正在对闸门房进行改造,项目承建企业的技术员魏煜隆等人拿着一套图纸正在核对数据。林州市红旗渠灌区服务中心分水岭管理所所长王宏亮告诉记者:“改造后,红旗渠运行管理将实现信息化。两年后,你再来看看,那时候,我们在管理所就可以用电脑远程遥控开关闸门,也可以通过手机监控红旗渠的运行情况。”

再向北行驶1.5公里,只见一台小型挖掘机正把一块块石头转运到渠道内,数名工人用石头垒砌内侧的渠墙。正在干活的工匠马先太来自林州市东姚镇白象井村,今年69岁。他说:“砌石头垒墙是个技术活儿,现在会这手艺的年轻人不多了,只能从农村挑选上了年纪的老石匠来干。不过,能为红旗渠出把力,我们都很乐意。”

林州市红旗渠灌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元辉在现场监督施工,查看工程质量。他介绍,正在进行的是红旗渠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该项目批复投资匡算为34902万元,共分为5个年度(2021年~2025年)实施。为了保障红旗渠的正常运行,每年都是分时段、分区段进行。

“眼下春灌开始了,我们一定要抢抓时间赶工期,确保这个时段的工程按时完工,保证红旗渠早日恢复通水!”王宏亮告诉记者。

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渠线上共设9个管理所40个管理段。240多名护渠人长年累月坚守在护渠岗位上,跋山涉水、栉风沐雨是常态。

虽然红旗渠灌区管理机构多次改名,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护渠人的初心未变,护渠的接力棒代代相传。

渠道清淤、渠墙衬砌、闸门改造、信息化改造……一切工作都围绕“让红旗渠永葆青春”的主题进行,围绕“打造百年红旗渠”的目标展开。

红旗渠为地处太行山一隅的小城苦难交织的历史画上休止符,同时照亮了一群人的梦想,让美景与天地不老、让精神与日月同辉。

红旗渠是生命渠、幸福渠,是水利工程,是精神财富,更是建设富美林州、开创美好未来的基石,必须倍加珍惜。保护红旗渠,红旗渠传人一直在行动。

半个世纪前,林县人民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太行山上修建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可是,面对岁月更替中红旗渠出现的部分渠道渗漏、变形、坍塌等问题,红旗渠传人该怎么办?

“打造百年红旗渠工程,让红旗渠绿水长流,让红旗渠青春永驻!”红旗渠传人发出铮铮誓言,并以实际行动为红旗渠“强筋壮骨”。

1992年,红旗渠技改列入国家计划。1994年,原济南军区派出两个工兵团支援红旗渠技改,军民情溢红旗渠的场面在太行山展现。

2000年,红旗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规划被列入国家项目库,技改工程从2005年至2010年实施。2016年7月,河南省水利厅批准了红旗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年度工程滚动实施方案,项目总投资1.49亿元,分3年实施。

2016年6月,林州市启动了红旗渠安全评估工作。2017年,林州市请业界享有盛誉的南京水利科学院专家团队对红旗渠工程进行全方位安全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此举在全国灌区首开渠道安全评估的先河,为红旗渠管理工作开了良方,为打造百年红旗渠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红旗渠精神传人自强不已。进入新时代,林州市加强对红旗渠的管理和保护,靠奋斗成就一城人的梦想,让红旗渠在太行山高唱青春之歌。

2019年年底,红旗渠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启动;2021年8月,水利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行文批复投资匡算为34902万元,共分为5个年度(2021年~2025年)实施。

林州市红旗渠灌区服务中心主任马和平告诉记者:“红旗渠数次技改,保证了骨干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构筑未来,需要高瞻远瞩、难而不惧的胸襟;实现梦想,需要敢挑重担、务实重干的情怀。

如今,红旗渠更成为林州市建设生态文明、打造幸福家园、助力美丽中国的龙头和载体。基于此,林州市大水系建设的宏伟蓝图才得以绘制。

红旗渠水奔腾不息,林州的故事精彩纷呈。红旗渠传人因热爱而守护,因守护而奋斗,因奋斗而收获。美哉红旗渠,与天不老!壮哉红旗渠精神,与国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