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发展注入文化力量
邓娴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为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指导,更加坚定了我们弘扬甲骨文文化、殷墟文化的信心。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5000年中华文明史和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近年,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通过诗歌大赛、传唱经典等活动,了解并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时,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看我们身边的变化,穿汉服诵经典的多了起来,幼儿园里诵读《满江红》成为最动听的声音。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自觉自发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文化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同一股甘泉汩汩汇入经济的“血液”。我们要学好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是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甲骨文文化开创新产业,把甲骨文创业项目做成安阳文旅产业中的品牌。我们要传承利用好我市的文化资源,开发合适的文化项目,壮大文旅产业。二是学好用好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成为滋养劳动者的“营养剂”。我们可以在企业、社区、乡村等地开展阅读比赛、送文化下乡等活动,让更多人更广范围地接触到、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人民群众的精气神,不断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征途漫漫,精神永恒。优秀传统文化既可固本培元,也能引领风气。我们要继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昂扬奋进的精气神展现出中华儿女应有的气质和风貌,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