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李志伟在车间查看生产情况
李志伟:红旗渠能修好,项目也一定能干好!
记者 郭荣 文/图
“我们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拼搏干劲,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兴企、科技强企的发展战略,继续深耕电子级玻纤行业,特别是5G低介电材料等高科技,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材料生产服务商,为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远新材)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志伟在公司会议上发出的号召掷地有声。
当天,李志伟在公司组织召开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工作会议,专题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
“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以不负时代的使命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断提高企业经营能力,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为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贡献力量。”李志伟感言。
三月,红旗渠畔春潮涌动,重点项目蓬勃发展。回归到自己的事业,他坚信:红旗渠能修好,项目也一定能干好!对于李志伟而言,创业过程也是在建设他心中的“红旗渠”。
2010年,李志伟从部队转业,斗志昂扬,决定创业。生在红旗渠畔,从小父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一直感染并鼓舞着他。经过两年的考察,他最终决定投产电子级玻璃纤维。光远新材正式出世。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李志伟遇到的境况是要人没人,要设备没设备,要原料没原料,要市场没市场。“当时,这个行业由美日韩等国的企业高度垄断。光远新材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想做成这样一件填补行业空白的事,只能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李志伟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李志伟没有放弃。为了做好这个项目,他几经辗转,克服了重重困难。2013年10月16日,光远新材一期电子纱项目正式投产,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仅用了12个月。“当时刷新了行业项目建设的纪录,被业内称为玻璃纤维行业的‘光远速度’。”李志伟说,“业内之前投产速度最快的企业也要18个月至20个月。”
如今,光远新材已经做到七期项目,每一期项目的推进都以最高效的速度要求自己。“光远新材起步之初,我们就有一个理念——起步就要与世界同步。”李志伟说,“我们要用好的设备、优秀的人、标准的管理,瞄准行业的最高标准,以世界标准审视自己。”
事实证明,光远新材仅用十年时间,就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生产电子纱和电子布的民营企业,并不断冲刺高端产品市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境内专利授权合计155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
光远新材打造了一个红旗渠畔的“微米世界”,李志伟在红旗渠畔写下了自己的传奇一页。在新的征程上,一幅全新的光远发展愿景图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