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县构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多方参与聚合力 有事商量解民忧
来源: 安阳日报
编辑:张丹
时间: 2023-01-11 10:31:12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多方参与聚合力 有事商量解民忧

——汤阴县构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纪实

记者 郭凡 通讯员 任航 刘国华 刘楠

“还没起诉,纠纷就解决了,这要感谢协商议事会成员。”汤阴某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引发的纠纷,经过汤阴县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中心“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人员诉前协商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太感谢了,这么快我的工资就已经全部到账了!”来自内蒙古的农民工老杨拿到工资后通过电话向汤阴县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中心表示感谢。

这些都是汤阴县聚焦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用心、用力、用情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缩影。“截至目前,该中心共诉前调解45件、调解矛盾纠纷150多件;为农民工追讨工资500多万元;调处民间借贷8起,金额达150万元,广受群众好评。”1月4日,汤阴县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2年,汤阴县聚焦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化解矛盾的切入点,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成立了汤阴县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中心,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多部门配合,发挥诉前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金融纠纷调解等联动作用,搭建了“百姓有事好商量”平台,构建了全县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在初信访初案件化解、矛盾纠纷日常调解、解答群众疑问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汤阴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建成汤阴县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中心,组织司法、行政、群团、行业等部门入驻,集矛盾多元调处、百姓矛盾纠纷接待、法院诉前调解调处等功能为一体,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行、一揽子解决。其中,在行政调解领域,对接市场监督管理、城市综合执法、房管局等职能部门落实调解责任,轮值排班,采取现场调解或远程视频等方式,受理化解和行政管理有关的争议、纷争。

该中心全面落实落细“群众说事会”和“党群活动日”制度,要求各乡镇(村)分中心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各乡镇依托现有的信访接待室、人民调解室,成立由司法所等站所负责人组成的联合调解室,负责对群众反映强烈、村级无法化解的矛盾纠纷逐一研判、解决,提高群众满意度。各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精心打造“有事好商量”群众说事室,方便群众有地方说事、有地方表达诉求,有效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实现由过去的“被动”收集社情民意,变为现在的“主动”收集,进一步调动了群众参与社情民意征集的积极性。

为强化调解业务培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该中心每周五下午召开例会,邀请县委政法委领导、有经验的退休干部、优秀调解员、律师、物业纠纷诉调专家进行授课。他们围绕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调解的技巧和方法入手展开详细讲解,并结合自己多年的调解工作经验以案说法、辨法析理。

同时,突出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中心受理大厅前沿阵地优势,优化“人民调解、诉前调解、行业调解”组合模式,让矛盾纠纷得到及时、精准化解;高标准建设模拟法庭,加大人民调解、诉前调解、金融纠纷调解、道交专业调解人力物力投入,切实推进资金流通、企业生产、助企纾困;着力开展普法进小区、进校园、进乡村等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派驻干警加入村居微信群,点对点与乡村、企业开展结对联系,有效参与基层治理;建立法院干警工作联系牌,组织开展上门大走访、大调研,主动对接群众诉求;积极发动“五老”、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凝聚解纷合力。

该中心还联合乡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建立长期联络机制,对风险隐患及时提醒预判、对接化解,将矛盾消除在萌芽阶段;全面优化升级一站式多元化解服务平台,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落实“纠纷立调、诉讼速办”,实现涉诉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打造专业团队、快速办理的调处模式,完善诉调对接、事务集约程序规则,做到简案快调、繁案精调,促进质量与效率双提升。

该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本着‘参与不干预、协商不偏倚’的原则,确保公正参与调解,用一句‘有事好商量’开始、用一杯暖心水聚人气、用一个微笑止纷争,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提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效能,筑牢社会矛盾化解第一道防线。”